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基于学科竞赛的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2)

时间:2016-04-02 09:52 点击:
(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统计学课程教学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课堂进行统计理论的讲解,配套的统计学习题集,实践教学开展较少,更谈不上系统的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4]。 虽然部分院校统计学课程及时开设统计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统计学课程教学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课堂进行统计理论的讲解,配套的统计学习题集,实践教学开展较少,更谈不上系统的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4]。 虽然部分院校统计学课程及时开设统计实践教学,也安排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上机操作,熟悉统计软件的运用,但是系统性、完整性非常欠缺,完全没有构建完整的 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把统计实践课程当成走过场,统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高校统计学教师的学历在不断提高,统计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实践教师的数量、质量都亟待提高。由于目前高校教师的考核和职称晋升重视 理论水平,教师科研压力大,无法抽出更多时间从事理论教学工作。有些教师备一次课,一教就是十多年,内容体系变化很少。统计学实践教学,更处于尴尬的地 位,教师职称晋升没有考察实践水平的环节,教师不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导致实践教师的数量少、水平低,积极性不高。
  三、基于学科竞赛的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应该是贯穿学生整个课程学习期间的完整教学过程,这个实践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地调研法、课程论文 法等。浙江省大学生统计方案设计大赛是浙江省教育厅举办,一年一度的学科竞赛,要求学生针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利用统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实地调查、数据分 析、结论探讨。该学科竞赛为创新统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调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为社 会实际工作部门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衔接提供一个良性平台。该学科竞赛可以将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和方法整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 利用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层次统计分析能力。
  (一)以学科竞赛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
  目前,高校对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教师指导学科竞赛非常重视,奖励政策比较优惠,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非常高。一般高校对于学科竞赛的奖励政策 是,只要学生作品获得省级三等奖:教师方面,指导教师可以获得相当于一篇一级期刊的奖励,而且在评定职称时可以作为省级获奖填入业绩;学生方面,学生每门 课程可以加分5—10分,而且在评奖评优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随着成绩的提高,奖励幅度也相应提高。这些奖励政策极大激发学生和教师参与统计学学科竞赛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而统计学学科竞赛与统计学实践教学互为一体,自然激发了教师参与统计学实践教学,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